会学习的秘诀——全身心投入的专注力、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

读《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》有感

发布者: qingtian , 发布时间: 2022-01-30, 阅读量: 0 人次

前言

1

从看完全书后的体验来看,封面中的“快速解锁费曼学习法”只是一个幌子而已,但关于专注力、记忆力和思考力的内容确实叙述较为丰富。从我个人阅读感知来说,作者所总结的学习秘诀就是:

“全身心投入”的专注力、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。

整本书我用了2小时52分钟快速阅读了一遍。如果从书中所出现词频的高低来看,本书作者想表达的关键应该是:全身心投入

这个概念和《心流》书中所阐述的状态较为接近,对于没了解过心流的同学,建议大家可以读一读。这是一种很微秒的感觉,大抵就如同周总理在嘈杂环境下学习的状态吧。环境之于我们,已然是身外心外之物,精气神均在所专注的事物本身罢了。

如果你对以上提到的学习秘诀感兴趣的话,就随我一同来感受一下本书作者所带领我们进入的知识世界吧。

书中内容全景图

为了让大家能更直观地了解书中内容,我特意绘制了思维导图:

learning

以上全景图已经较好地反映了书中主要内容,下文不再赘述。之后我想聊的主要是自己在看这本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,希望可以和大家交流经验。

我的体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全身心投入与心流
  • 500本书与一万小时定律
  • 回顾学习法与读后感
  • 边走边思考边辩论的益处

1. 全身心投入与心流

“全身心投入” 是一种行动,因为热爱而投入,因为兴趣而投入,因为尝试而投入,因为怀疑而投入。这是一种倾注所有的付出,旨在为达到某种目的,或是考试取得好成绩,或是工作取得好绩效,或是锻炼练就好身材。而“心流”是一种状态或者感受。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,那种全神贯注、投入忘我的状态——这种状态下,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,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

回忆过往10几年的工作生涯,也就最近几年我才有过几次类似的状态。

忘我,不感知时间,只关注手头的工作,不知多久之后才发现,时间已到饭点。而工作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,内心满是这一天没有白过的成就感,满足感。由于那些繁杂的事项都已经搞定,因此整个人会显得非常轻松,虽然明天迎接我的还将是更具挑战的工作,但是内心总是热血,勇敢与坚毅。相信自己一定能很好的完成,不付所托。

全身心投入的行动,和心流的状态都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,长此以往没有做不到的事。所以,我们尽量去全身心投入到各项事务中去吧,让心流的状态来得更猛烈些,更持久些吧。

2. 500本书与一万小时定律

作者在序章提到:“在初中和高中时,他也曾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方法,并阅读了将近500本学习方法的相关书籍”。当时读到这段时,我的感受是:500本单一领域书籍?——夸张,惊愕,感慨。多少人一生都可能没读过500本书,而作者仅在学习方法领域就读了500本书之多。相信大家也会有和我类似的感慨,惊奇于作者的阅读量之大。

当我在整理读后感时就自然联想到了大家熟知的“一万小时定律”。

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。而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,需要10000小时

1万小时定律与500本书都代表着时间的投入。如果大家真的认为只要投入即可成为专家,那我觉得就:too young too simple 了。这里的投入指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入,而是类似作者所说的全身心投入的行为。单纯指望徒增时间,可能是会获得阅读量,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,但离真正的专家还相去甚远。

如果真有那么容易,那么我们大家只要工作满5年以上就都可以称自己是专家了。但现实是这样吗?我想答案是否定的。

3. 回顾学习法与读后感

回顾学习法主要是应用了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”,是一种避免知识记忆被忘却的补偿机制。通过不断地进行回顾,可以提高记忆的固化率。在我看来,读后感也属于这样一种补偿机制,只是与时间无关罢了。

在这里,我就简单聊一聊关于读书写读后感的事吧。读后感根据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类别,有摘要类的,有心得体会类的,如此种种。一开始我们读书写读后感,往往会先从写摘要类的开始。究其原因,我想它是最不费脑子,最简单易操作的缘故吧。

虽说仅是摘要,但当我们写出来固化后,这些知识也能在未来帮助我们快速回顾书中的知识点。这或许是这类读后感最直接的作用。所以说,写的好坏不是很重要,写出来才是更重要的。我们也许会在未来忘了所读之书的内容,只要看看读后感,再翻翻书本二刷一把,相信这些记忆能够迅速被激发,被强化。

要是再配合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给别人听,那这些知识应该会成为咱们将来信手拈来的素材了。

4. 边走边思考边辩论的益处

不知有多少人会喜欢散步,特别是约上几位好友一起散步的那种形式。我就是此类活动的爱好者,总是乐此不疲。

我认为理想的散步形式是这样的:

  1. 不要独立一人,必须叫上1-2位好友一起。
  2. 道路偏向平坦易行走的那种(别走着走着掉到坑里)。
  3. 散步过程中各自就最近的生活,工作,学习经历发表观点。
  4. 相互之间交流想法与意见,甚至可以进行辩论。
  5. 整个散步过程在40至1小时为宜。

散步的整个过程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:

  1. 倾听对方陈述内容
  2. 表达个人想法与相互辩论

通过这种边走边思考边辩论表达的方式,可以充分调动起双方的各种器官。眼看着,耳听着,口说着,这种多器官联动,可以使交流的内容强化到我们的记忆中

从我过往的经验来看,这种多器官联动中的知识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容易被忘记。如果能配合不定期的回顾,这种记忆强化作用将会更加明显。

这种行为纯属个人经验之谈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尝试一下看看,相信会有所收获。

后记

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,只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略有不同而已。

恰逢学习鸡春节的共读活动,才有幸接触到本书。虽然整体来说,这本书所能带给我的额外输入非常有限,但是从一个天线到另一个天线之间,我们往往需要多个“中继器”。而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如何学习的“中继器”,联通我和知识之间的通路。

打破时空局限,穿越国家地域边界,我们所能获取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。

最后,我用刚读完罗翔的《法治的细节》实体书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结尾:

我们无知,所以我们读书,我们读书,所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。

愿未来自己从“无知” -> “有所悟” -> “无知”的路上,一直有书相伴,有你同在。

PS:对于书中提到的概念及我在看书过程中联想到的相关书籍,大家有需要的话可分别从以下 附录推荐阅读清单 中查阅。

感谢阅读,全文完~

附录

推荐阅读清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