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产-设-研-测的思考

发布者: qingtian , 发布时间: 2020-09-20, 阅读量: 0 人次

思考

1. 团队

一般团队都是由不同角色的人员组成,有负责产品需求规划的产品人员,有负责按需求方案完成视觉,交互的设计人员,有负责落地产品人员需求方案的研发人员,有负责控制需求实现质量的测试人员,以及更外围的市场、运营、品牌人员等等。每个人各司其职,只负责一个产品的某一局部的工作。

越来越细化的分工,这是由行业大环境所决定的。回顾10年前的模式,所有研发仅仅有一个角色“研发”:一个人大包大揽,干掉所有老板吩咐的“活”儿。而不是像现在分化有:

  • 专门负责应用层的服务器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页面展示的前端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数据处理的数据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推荐系统的推荐算法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视觉风格定义的视觉设计师
  • 专门负责产品人机交互的交互设计师
  • 专门负责运维部署应用的运维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服务器维护工作的系统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产品安全控制的安全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产品多媒体交互的多媒体工程师
  • 专门负责不同客户端的AOS, iOS, PC工程师

如此细化分工的好处很明显,不同角色工作更加聚焦,可更加深入的完成职责工作。相反的,过于细化的分工也不是只有优势,没有劣势,通常看的见的问题有:

  • 不同角色间的灰度区域容易被忽略,无人问津
  • 个人素质决定了最终质量
  • 沟通协作成本指数级上升
  • 产品研发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损耗

问题存在即要考虑解决方案,大千世界往往万物都是生生不息,往复轮回的。所谓”合久必分”,”分久必合”。至今软件领域又过了一个10年后,关于敏捷,关于全栈等开发模型又被提了出来。

关于全栈,在我所在公司实际岗位对应的就是:产品工程师。它的具体岗位职责,能力要求,适用场景主要是以下几点:

岗位职责

根据内外部需求,充分利用现有平台,工具等资源,策划,设计,开发,测试,交付一项完整功能或者一个产品,并且E2E为该功能或产品用户体验负责。

岗位能力要求

  • 产品策划、交互设计
  • 前后端技术开发能力
  • 测试及质量保障能力
  • 项目管理能力(通用)

岗位适用场景

  • 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性产品研发
  • 业务中后台系统开发

从这些基本定义看,这个产品工程师就是面向云计算/大数据类而生的中后台系统全栈研发,对产品/功能负责,全权负责各个环节,是一个具有全局视野及全领域执行落地能力的人员。

但是每件事都具有两面性,个人总揽固然有明显的效率提升,但仅限单一任务,多任务单人并行总不是办法,个人的“带宽”毕竟有限。团队的意义即在于分工高效协作,如果达不到此目的,说明需要考虑团队成员组成与团队是否磨合不足的问题了。

我认为激发团队的自主性尤为重要,我把它总结为一句口号:

做每件事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多“走“一步。

这个听起来容易,真当做起来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。

2. 产品

产品职责在于需求规划与迭代演进路线设计,就这一点从我这几年的个人观察来看,也不是所有产品经理能做到位的。他们不是在纯粹追求“老板”式需求,就是在个人臆想中任意飞翔,可以说没几个人能真正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。这样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决定了很难做出高质量的需求。

我以为高质量的需求需要体现以下几点:

  • 前后需要有连贯性
  • 属于用户现有/未来潜在的真实需求
  • 需求内部逻辑严密,考虑周全细致

以上三点简化表达就是:需求设计连贯性需求价值真实性需求逻辑严密性。下面我来细化地说明一下。

2.1 需求设计连贯性

产品功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需求集合,如同搭建积木组合一般组装而成,每个需求不是孤立的存在,而是相互关联的。从这个角度讲,需求的设计就必须有一定的连贯性。

我们在做产品设计需求时总会频繁遇到这样一个困境:需求所在的上一个版本是一个玩法 ,需求所在的下一个版本又是另一个玩法。这样随意更改玩法的做法,真是让团队各位成员苦不堪言。

很多研发/测试同学往往会在会议中质疑这种调整的意义,甚至有时会直接引起争吵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团队的凝聚力,但产品同学类似这种“想一出是一出”的奇异想法真的有价值嘛?这种不连贯的需求设计真的好嘛?这里我认为产品同学需要认真思考清楚,宁缺勿烂。

2.2 需求价值真实性

需求价值主要有两个来源:

  • 来自一线终端用户的建议反馈转化而来的需求
  • 来自产品同学规划设计的需求

需求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所依托功能所能带给用户的帮助大小,帮助大的往往需求价值较高,帮助小的往往需求价值相对就较低。这也就是为什么需求被放入“池子”后,立即就有了P0/P1/P2之分,甚至有时还需要有唯一的优先排序。

用有限的时间做满足用户需求价值高的事情尤其重要。

上面所说两类价值来源,我们往往在评估时需要额外小心提防非“真实性”的需求价值陷阱。不要在自我认知上过分固执,而导致价值真实性偏离。花了巨大精力完成的需求,没有哪个人会愿意接收毫无价值的结果。

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有很多,较常使用的有:

  • 用户调研
  • 数据测试与分析
  • 运营介入

通过上面的方法,可能还是无法杜绝非真实性需求,但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。投入多一些,往往收获也会更多。

2.3 需求逻辑严密性

说到逻辑,这方面理科生往往会比文科生更有优势。良好的思考逻辑,推理逻辑,路径设计逻辑等都为需求严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真实场景中不乏有很多因需求逻辑设计不够严密,导致快上线时才发现严重逻辑漏洞,团队成员只能跟着加班调整错误,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

团队成员间信任感往往是通过小需求的设计逐渐建立起来的。

如果说一位产品同学真正做到以上三点,那么整个需求质量就会显著上升。它带来的不仅是团队沟通成本的降低,更多的是团队整体效率的提升。大家再也不必为需求本身的连贯性,真实性,严密性而争吵,才能真正协力提高产品功能体验上,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。

当然要做到以上方面,产品同学的“多走一步”必不可少。与用户沟通更频繁些,与开发多碰头确认可行性等等方式,都更有利于提供一个好的氛围,团队成员携手向前进军,创建用户真正所需的价值功能。

3. 设计

如果产品是灵魂,那么设计就造就了看的见摸的到的躯体。让灵魂有所依托,可以为人们所用。

设计往往是在底层玩法角度给产品以生机与活力。表现于简洁一致的视觉风格,信息架构统一完整,交互简洁与体验合理顺畅。但在我看来,很多时候交互,视觉同学往往为了华丽而颠覆传统,很多时候甚至牺牲可用性而去追求所谓的酷炫,真的是本末倒置,大大的错误。

一切不以可用性为保证的设计都应极力避免。

设计是为了保障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,尽可能地优化体验。这个时候,如果不牢记使命而天马行空,或照搬照抄,最终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。完美的体验没达到,反而让用户对功能的使用产生疑惑,造成口碑下滑的问题。

好的设计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,往往不是一蹴而就。需要进行很多时间的方案对比,用户调研,数据反馈等测试后才能最终确认自己的“风格”。每个产品功能定位,体验设定不同,需要有属于自己专属的设计元素与体验标准,深度挖掘核心价值,才是设计之道。

因此,我认为好的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一步一步将产品打磨成用户期望看到的样子,而不是我们需要它呈现的样子,这点尤其重要。

有基本的可用性保障,再配合以整齐统一的交互规范体系,辅以完善的视觉风格设计,我想一个好产品应该具备的好设计元素就圆满了。 设计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,因此这也要求设计人员不断打破边界,尝试变化,演进设计,让设计自己说话,让用户感受这种变化,让美好不断延续。

说到设计在团队中的作用,我想它主要起一个指导作用。设计的每一个细节,指导了研发如何构建功能。设计的每一个场景,指导了测试如何验证功能。它是一个重要的存在,细节设计不足,场景覆盖不足,都会导致大量的后期修复成本,会让团队进入泥潭,无法脱身。

在某些方面来说,设计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产品需求本身。需求只是主干,设计才是细节,而细节才真正决定了产品的命运。做好细节才是设计之本,产品之本。

4. 研发

说到研发,大家往往会有一个基本认识是:一根筋。只会从实现角度考虑问题,而不是会站在用户角度思考。

其实我认为研发并不是没站在用户角度看,而是看问题的方式不同。每个研发都有一个产品心,当他在产品角度看功能时,会考虑的更多,而这种提前设计往往因需求的变化而不得不进行取舍。运气好的话,架构设计符合产品迭代,运气不好的话,这种超前眼光会导致一笔笔的技术债,时间到了总得偿还。

因此,研发如何更好的通过自身优势来看待需求,设计。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需求的核心,在一个时期只关注核心流程。

用户思维模型的植入需要我们打破角色壁垒,
与产品、设计多交流沟通各种细节在技术实现上的差异,让大家互通有无。

这也正是研发“多走一步”的核心。

技术人员的“多走一步”着重体现在与上游的细节沟通上,让需求玩法更严密,设计更符合用户预期,这是我们能做的一小步,但却会体验在产品上的一大步。

如果能在更早的流程阶段发现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,往往比在更晚阶段解决所需要的成本小很多。那既然如此,我们就应不断在更早发现问题并解决,而不是留到最后。

当产品需求不明确,交互设计少页面,视觉设计不完整时,我们就要大喊一声”NO”,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,让其他环节能够听到并落实,这才是研发之道。

5. 测试

在软件行业,测试工作往往代表着最后一道防线,最终的结果直接反映在产品质量层面。一个好产品往往经过严密,完整,系统的测试。构建一道严密,完整,系统的测试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在我看来,通常意义的UI功能测试其实不应占据测试的主体。测试工作更多需要花在用例场景设计,快速测试方法选择,测试结果验证与通知上,以及必要的自动化过程。

然而,现实中我们的测试过程却重在人肉测试覆盖。这种大量重复的,时间成本巨大的方式竟然还在大行其道。虽然它对测试人员的要求很低,但这种测试人才配比可能在产品快速上升期时成为一种定时炸弹。大量的新功能带来更严峻的测试任务挑战,而这些挑战我认为光靠不断的堆人是无法根本解决的。

我以为一个可参照的测试体系模型是这样的:

50%:用例设计
30%:测试方法选择
20%:测试结果验证与通知
10%:自动化过程

让测试同学的主观能力体现在用例设计,测试方法选择上。通过工具解决测试验证与通知,再用自动化根本解决主干的重复测试工作。解放生产力还是得需要我们学会去使用工具,用对用好工具。

这样才能让测试同学的大脑,将注意力关注到用例本身。用例设计可以发现产品的逻辑漏洞,填补未知的内容。而这些往往才是真正需要人类来解决的问题。测试层面的“多走一步”讲的就是这一点。

6. 后记

一个团队的人员产出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。

假如:
 	产品:质量80%
 	设计:质量80%
 	研发:质量80%
 	测试:质量80%

那么最终产品的质量是
	0.8 * 0.8 * 0.8 * 0.8 * 100% = 40.96%

“多走一步”是一种团队协作理念,每个人多提升一些,产品就会好一些。

团队成员在关注本职工作的同时,需要站在为用户服务的好产品角度来思考问题。发现目前功能需求/设计/实现中的种种缺陷,查漏补缺式迭代演进。以创造好产品为己任,不断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,以无比专注之心来打磨产品。

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,齐心协力,做好一个产品没那么容易,但其实也没那么困难,往往只需“多走一步”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