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实地调查的重要性

读毛选启示系列

发布者: qingtian , 发布时间: 2023-05-31, 阅读量: 0 人次

前言

说到毛泽东选集,这是我很久之前就买回家的实体书。现在想来,距我初次翻阅也有几年的时间了。未开卷,买书何义,既开卷,读书有意义。基于这种态度,我最近重拾阅读,确实又有新的真知发现,现结合日常总结如下,以备日后回忆。

从反对本本主义说起

毛选卷1第109页,篇名为“反对本本主义”。其下有多小节,在我看来都是围绕“实地调查”而言。例如:

  • 没有调查,没有发言权
  •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
  • 反对本本主义
  • 调查的技术

下面我就从以上几点结合日常工作实际谈一谈。

没有调查,没有发言权

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,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。

这个对于日常工作的启示便是: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,不要轻言;对于发言人专业背景不匹配的,不要轻信 。多听专业意见,才能在专业领域不至于走的太偏,不至于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错误的认知与行动。

这点更多是让我们 谨言慎行 。从某些方面来看,有时即使在专业领域也要分场合发言,因为除了专业性因素外,还有其他因素,例如:政治因素。

调查就是解决问题

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?那么,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!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,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。

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,而不是在它的先头。

解决措施很简单:迈开你的双脚,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,学个孔夫子的“每事问”。简单有效不出门的方法还有: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,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“来源”找到手,“现状”弄明白,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。

这么来看,日常工作中很多专题讨论群,讨论会确实有存在的必要。未来要想解决问题,得找到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讨论解决方案。不同领域的人碰到一起,就一个特征问题来思考,一次不行两次,两次不行三行,如此往复,我想也能多少能出来点必要材料的。

这个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工作中的问题中,但要关注实施效率问题,毕竟时间成本也是需要关注的。

反对本本主义

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,一味盲目执行,这种单纯建立在“上级”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。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,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

我们往往会被领导者所左右,所安排工作。但在执行过程中,如果真的一味照搬,无思考行动,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。这就意味着,未来工作即使是被安排的,我们也要深入思考,适时反驳,虽然有可能挨骂,但明知有问题还做的后果可能比挨骂更严重

越辩越明,是自古就有的真理。让自己有脑行动,好过无脑蛮干。

调查的技术

对于调查的技术,书中主要讲了那么几点:

  • 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:不讨论,不辩论,得不出近于正确的结论
  • 调查会到些什么人:深切明了社会情况的人,问题相关且广泛的群体
  • 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:视调查人的指挥能力而定,至少需要三人
  • 要定调查纲目:有大纲细目,众说辩论
  • 要亲身出马: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,一定要亲身从事实际调查,不能光靠书面报告
  • 要深入:便于找到调查的门路
  • 要自己做记录:自己记录调查结果,不能假手于人

以上总结来看,有这么几点注意:

  • 问题:调查需要充分讨论辩论,要深入
  • 人:广泛相关
  • 调查者:亲身调查,亲自记录

后记

伟大之人,必有伟大之处,钱学森如此,邓小平如此,毛泽东更是如此。从伟人身上和著作中学习,再将知识吸收转化到各处去,这也是一种技能。最后比的是持久力,转化联想效率,覆盖类比能力。

从一篇反对本本主义如是,其他现实问题也是如是。精进转化、类比、联想之能力,或许将会成为我个人的护城河。河分宽窄深浅,知识能力也是如此,用心总有收获。